前不久,云南大学正式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云南大学乃至云南省法学学科建设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从上世纪30年代初设席至今,云南大学已渐成为我国边疆法学研究与教育的一面旗帜。80余年的学术洗礼、知识传承和思想生产所蕴含的,也绝不仅仅是法学学科的厚度,还有筑梦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参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大决战”
对于进入国家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云南大学来说,发展依旧是硬道理。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曾在校党委常委会上的发言中说:“要达到建设目标,对于全体云大人来说,就是一场大决战。”
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同样有喜,也有忧。随着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结束,全国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达到48家,西南地区有6家,云南省只有云南大学1家。“与其他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相比,我们还有差距,尤其是在主流法学研究领域。外部环境的压力与学校内在的要求,都使我们不得不整装继续赶路。”长于刑法研究的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高巍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现在,云南大学法学院实现了从学士到博士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学科相对更完备,平台相对更完善,为参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大决战”提供了先决条件。坚定参与这场“大决战”能持续提升云南大学法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为契合新形势新任务,云南大学法学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性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得到新的塑造,就是要回应新时代所赋予中国法学的特别是关于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实践的诸多新课题。
为及时巩固和调整法学学科行进的路径,云南大学法学院首先选择从学术讲座入手来做一些务实的工作,以此为依托将师生精神提振到更高的层面。去年10月起,云南大学法学院在前期基础上推出东陆法学长江讲坛。王轶、陈卫东、陈瑞华、房绍坤等法学界的“长江学者”相继受邀前来讲学。东陆法学长江讲坛与明法讲坛、东陆法治论坛、云岭法治大讲堂、东陆法律人沙龙一道,被称为“云南法学五大讲座名片”。在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寿文看来,“好的有质量的讲座是开展学术研究的牵引。”
优势和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今年5月,云南大学对外公布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项建设的部分创新团队名单,以期产出创新成果支撑一流大学建设。其中,法学院有3个团队入选,分别是高巍教授负责的“南亚东南亚国别法研究”创新团队、沈寿文教授负责的“民族法”研究创新团队和罗刚教授负责的“新时代边疆治理法制化研究”创新团队。这3个创新团队的主攻领域与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的学科方向保持了基本一致,实际上也是云南大学法学学科长期以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边疆民族法治便成为云南大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在老一辈学者张晓辉、徐中起、张锡盛、方慧等的努力下,云南大学成为中国民族法学和边疆法治研究的重要策源地。2003 年,云南大学更是获得当时国内外唯一自主设立的民族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长期的建设和积累,云南大学已是学界公认的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重镇。
与民族法学一样,云南大学法学院对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的研究也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已成立“云南大学东南亚法律制度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东南亚法律制度研究基地。进入新世纪,云南大学法学院又启动对南亚法律制度的研究,重点开展了南亚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南亚国家经济贸易法律制度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一带一路”合作,法律要先行。积极抢占东南亚南亚国家国别法研究的制高点,是云南大学法学学科的行动愿景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在中国法学会支持下,云南大学法学院建有中国—南亚法律研究中心、中国—南亚法律人才培训基地等高端平台,并先后承办过两届中国—南亚法律论坛,已形成“中心、基地、论坛”三位一体的中国—南亚法律合作体系。
如今,云南大学法学院已将在民族法学、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反恐法学等方面形成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全面融入到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中去。对于边疆大学而言,优势和特色才是生存之本。
中青年学者拼来的绩效
近一段时间,云南省高校新型智库“法治云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启梁有点忙。“白天黑夜地写论文,要去北京参加学术会议”,王启梁说。而这位中国社科法学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之一口中所说的“论文”,其未截稿的篇幅也已超出一篇博士论文的体量。但在前几年,这样集中时间思考与写作的事对他来说显得颇为“奢侈”。就在今年初,方至不惑的王启梁几经思考后,毅然辞去云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的职位,选择回流法学院专职教书。“不理解的人有很多。但我只想用心做教授,干自己想干的事”,王启梁表示,“一流大学建设更需要我们做出实绩”。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剑源一直在参与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项目的专题培训工作,“主要是对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宣教”。张剑源31岁时评上副教授并相继入选“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等多个人才项目。此前,由他领衔起草的《云南省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实施办法》也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实施。
在云南大学法学院,像王启梁、张剑源一样热衷学术的中青年学者还有不少,80后副教授就差不多有10位。他们都在承担重要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云南大学法学院共设置有5个教研室,其中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刑事法学教研室的主任分别由张剑源、刘国乾、张青等3位副教授担任,他们中最年轻的33岁。
参与式调研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让理论在实践中生根开花,这是云南大学法学院始终重视、不断强化、循序创新的重要工作。在以往,云南大学法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免会有进不到田野而浮在表面的情况,大多是支个摊摊,发发传单。云南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蔓琦反思后觉得,“这是非常简单粗放的,对法科生的成长成才没有任何营养”。解除尴尬境地的办法在哪?参与式调研。社会现状、人情冷暖、自我锤炼都能收获。
“参与式调研就要沉下去,要一起跑基层单位,走访、座谈、问卷都是我们的方法”,曾带法科生就云南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问题进行调研的法学院副教授刘红春说。在丽江,刘红春和法科生一同参加了古城保护管理局等单位开展的联合执法巡逻,“这样调研出的结果是真实可信的。关键是学生完成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和社会观察笔记的质量都非常高。期间,我们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所以,整个调研对于我和法科生来说都是德法兼修的过程”。
德法兼修,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既是云南大学法学院所有工作的根基,也是法学学科建设的最终指向。在云南大学法学院,具有实操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法科生甫入学就已正式开始。从针对新生的“新生学堂”到围绕老生的“进阶学堂”,从学习维度到实践维度再到成长维度,从人生理念、思想困惑到专业方法,等等,云南大学法学院都为学生提供支持。德在前,专业才能真正跟上来。
法学学科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法科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养成,是有机统一不可分离的。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认为,步入新时代的云南大学法学学科,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指示精神,推动边疆法治教育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
通讯员 祁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