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36体育在线频道12月18日讯(记者 曾瑞鑫)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bt36体育在线频道承办,北京聚赢恒远科技有限公司、爱培优共同协办,龙图集团公司支持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11日至12日在京举行。11日下午成功举办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分论坛,分别邀请到了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燕山大学里仁学院院长王洪斌、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军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副院长李家华、辽宁何氏医学院副院长张福利等多位专家做主题报告。
辽宁何氏医学院副院长张福利在2017中国教育家年会下午的分论坛中报告主题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时代"要求。
一、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定义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提出,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的开创性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兼具创新性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依靠自身的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的人才。
二、 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状
21世纪是"创新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聚焦在创新创业水平上,创新型经济具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社会就业的显著作用,引发了人们对管理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世界性关注,鼓励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策取向。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但是,国际一流人才严重匮乏,创新创业型人才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少,领军、领袖型人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从"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承担更多的责任。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史蒂夫·乔布斯、埃隆·马斯克到任正非、马云,一家企业的领导者的创新天赋、特质、意识到远见,直接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创新之路。任何伟大的企业领导者,"创新"是他们身上必备的特质,产生这种特质和他们的性格、成长环境和心路历程等因素紧密相关。虽然他们的性格、成长环境、心路历程各有不同,但是都存在某些创新特质的共性,比如,好奇、敏锐、联想、前瞻、决断、偏激、敢于挑战现状、用于开拓冒险等。这些特质使他们更早地锁定创新方向,为创新配置了优质的资源,快速展开行动,实现创业的成功。
三、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特征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特征包括:目标明确、意志坚韧、思维活跃、理念新颖、善于学习、知识丰富、乐于实践、能力突出的特征。他们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的有机结合,较常人拥有更加旺盛的创造欲望和更加出众的意志品质。
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4.0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创业以创新为本,创新以人才为本,人才以使用为本。按时间划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可分为四个阶段,1999年~2014年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期,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演变为"创业",部分高校开设了"创新班"和培养创业精神的通识课,这个阶段叫做"1.0启蒙期";2014年6月~2016年6月,自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开始,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正式来临,这个阶段叫做"2.0政策期";2017年初,创新创业教育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广泛热议,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企业家还是为了育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为了培养几个企业家,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育人,这个阶段叫做"3.0育人期",是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的回归期;2017年开始,随着"十九大"对国家"新时代"的定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强大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的重要任务,这个阶段叫做"4.0育才期"(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五、 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国家领军人才、领袖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基础,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动态调整,。构建"三全"、"四通"完善的课程体系,三全:是否开设了创业基础课、专业的创业课(创新创业与专业融合相关课程)和创业的专业课(创业管理相关课程);四通:是否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和第四课堂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和贯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应该和学年的阶段结合,在不同的学年设置不同的课程,比如:大学一年级的创业基础课的原则是宽口径、广覆盖,要求100%学生选修,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大学二年级侧重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原则是兴趣驱动、自我主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是未来创业方向,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创业的价值观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学三年和四年级侧重创业精英班开设,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
2.深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可以形成以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局面,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塑造创新精神、积累人力资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有利于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推动学术知识走向市场和社会,将学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3.加快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不能单一依靠课堂教学,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参与教师科研团队、产学研结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可以全方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打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全人格人才的培养问题,可以解决获取知识的验证和迭代问题,可以解决认知自我的价值观形成问题,可以解决"实践驱动式"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问题。
专家介绍:张福利,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何氏医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硅谷全球创业者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创新创业50强示范校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创业就业指导老师培训特聘专家,国际认证高级创业导师,国家高级创业导师。
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社会兼职及获得的荣誉
2017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十大杰出创新人物、辽宁省、沈阳市领军人才、百层次高科技人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民族医药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筹),国家互联网+校企联盟副主任兼东北区主任委员,辽宁省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科技创投导师联盟理事长,北京大学创业咖啡主讲教师,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沈阳市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沈阳市最美工程师、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创新创业示范校标准起草人。公益帮扶创业者事迹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腾讯、百度、网易、搜狐、今日头条、中华网、中国中访网等媒体头条报导 。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创建了中国高校"SUSIC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体系"、"PBLIE专业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SERA大学生创业风险评估体系"。目前 ,累计为全国6216家中小微企业设计商业模式,为全国105所高校、2万多学生开设创业MOOC,累计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近15万多人。